內容來自YAHOO新聞

守鱟一生 天柏嵐志工守護嘉義布袋生態

本報2015年10月2日嘉義訊,黃郁涵報導

9月30日,台灣天柏嵐帶領同公司旗下品牌Kipling、Napapijri的員工共同參與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合辦的嘉義布袋生態工作假期,一同從生態、文化的角度體驗嘉義,更以勞動回饋給當地社區。

此日適逢颱風杜鵑過境,所幸當地環境沒有受到太大破壞,而烈日也沒有曬跑眾人的服務意志,共54位員工一同參與此次服務,協助挖掘12平方公尺範圍的潮溝供魚類避寒、重建70呎的賞鳥棚,並重整120公尺的植栽區防止土壤流失,以及完成8公尺的竹籬、六支樁打釘,讓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蘇銀添老師大讚:「還好有你們!」他也鼓勵志工,未來也可選擇結合社區文化的生態旅遊,欣賞不一樣的台灣風景。

眾人努力拉起傾倒的賞鳥棚架。攝影:陳炳燕

在地導覽體驗當地風光

環資此次與台灣大學建銀行貸款年利率信貸年息民間信貸代償貸款全省皆可處理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嘉義縣布袋鎮新岑社區發展協會、及新岑國小等單位共同舉行嘉義布袋生態工作假期。

第一站出發前往州南鹽場與新來源醬園,講師帶領志工們赤腳下鹽田,體驗當地曬鹽文化,感受海水、土地、季風與陽光。也在新來源醬園一瞧製作醬油的繁複過程,大夥兒聽著老闆蕭新旺先生講解化學醬油所帶來的危害,並品嚐豆腐配傳統釀造的白豆鼓,在濃濃醬油香味中,體會大自然給予的美好。

而午餐更獻出在地食材,由社區媽媽製作虱目魚丸、炒米粉、虱目魚粥,藉由食物感受當地風情,有些人也趁機參觀了位於新岑國小教室的鱟復育解說站。

「那個鱟,都是公母黏在一起,所以又叫情侶魚。漁民不想拆散他們,要是捕到單隻就會放生,不然會衰一輩子。」志工們細細聆聽老師解說才發現,在古早,鱟與人類生活密切,然而因為人類對環境的開發,竟使號稱「活化石」的鱟,在短短幾十年間面臨瀕危的險況,嘉義在地環保人士不願讓鱟就此滅亡於人類手中,便開始了近30年的復育工程,更積極保護當地環境,期盼將來有一天,讓更多動物回到這塊土地。

講師帶志工赤腳下鹽田。攝影:陳孟薇

回饋給當地,就是工花蓮縣循環信貸作假期精神

上午一連串的導覽以及五感體驗,眾人在瞭解當地歷史脈絡後,正式進入志工服務。

此次服務在於重整濕地保育措施,一組在廢曬鹽田形成的濕地挖掘潮溝,一組則負責將土壤推置於潮溝旁的擋土牆,一組負責打樁固定,為魚類設置完整的防寒措施。並整理植栽區流失的土壤後,種植定沙優良植物——鹽地鼠尾草,防止土堤鬆垮。而兩年前由天柏嵐志工搭建而成的賞鳥棚,因不敵颱風侵襲倒塌,也藉由此次服務重建完成,恢復昔日風光,志工蕭健賢表示,他以前就曾參與搭建賞鳥棚的工作,看著賞鳥亭的傾倒,再由自己雙手重新修復完成,覺得有些感慨,更加深了對這裡的情感。

因緣際會前來參與的上海志工龔益莉表示,她在上海天柏嵐也是負責志工服務規劃。然目前在上海舉辦的志工服務中,雖然也曾與環境保護、有機農場等相關單位合作過,但還沒有體驗過這種結合在地文化的行程,覺得學到了很多,「從沒想過還能這樣玩!若有其他朋友來台灣時,我會大力推薦這種生態工作假期。」

團結力量大,眾人一起守護家園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展整合部主任陳炳燕表示,自己是第五次來到嘉義布袋,每次都有些許不同,而這變化源自於當地人對於嘉義布袋的愛。回想從民國70年代抗議八輕進駐以來,包含每個解說人員,守護濕地的人們常常輕描淡寫的守護故事,背後藏的是20幾年保護濕地的辛勞,而在今年2月,南布袋濕地公園更成為國際級重要濕地,布袋人的這一哩路走得不易。

台灣天柏嵐秘書沈慧蘭感性地作結,希望員工們努力工作之餘,也能抬頭看看所處的社會跟環境,跟我們的社區有所連結,更找到工作的意義。而員工跟客人就不只是客人的關係,更能是朋友的關係,期望員工將志工服務的精神帶回職場共同愛護所處的社區與環境。

志工辛苦勞動後合影。攝影:黃郁涵。

View the discussion thread.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守鱟-生-天柏嵐志工守護嘉義布袋生態-02362767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tilevvezj3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